【漫画批评】弱雞少年的摩托車日記


图片版权:古谷實 日本講談社
作者:CIAO
2003年開始連載的《機車人生》,古谷實修正了《不道德的秘密》中沉鬱絕望的灰暗氛圍,呈現一個白肉肉弱雞的青春煩惱,帶點YA片式的黑色幽默、神經質的詩意幻想,整部作品風格成熟、迷人可愛。男主角荻野仍然是一個不起眼的少年,在學校被同學看成「寵物」欺負,只能把重型機車當成唯一精神上的寄託,此時卻意外在駕訓班認識了漂亮的女友南雲——故事就在青澀純潔的戀情和灰暗暴力的殘酷事件交錯下展開。  

【漫画简报】叶精作部分作品浅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日下开山

看了叶精作的四部作品,他的作品还很难找到,不买“四并一”,不在网上看,花重金从淘宝网上买来的漫画书。
《拍卖行》,《マギ-S犬》,《魔界妖姬》,半部《兄弟》,总是沉醉在叶精作先生精美的画风上,前不久写了看《魔界妖姬》的观后感,发到贴吧上,大概不少人以为能找到了在网上看的“免费午餐”,说白了,还是对漫画的认识不够。在一般人认为漫画不就是消遣的吗?看个新鲜吧!不错,这是多数人的看法,但既然是成人向的漫画,就不应该这么简单,如果说叶精作先生是位猥琐的漫画家,恐怕不少人还会赞成吧!

【深度研究】PLUTO:地上最大机器人


图片版权:浦泽直树/Studio Nuts ,手冢治虫,日本小学馆
作者:Len Calvin
截止第32回时的看法。
  有人说讲故事就是一个YY的过程;写故事的评论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寻找其中可供YY的思想内涵,不管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或是评论者过度阐述的。
  《Pluto》的原著来源于手塚治虫的《铁臂阿童木》第7卷短篇《地上最大机器人》,不过鉴于原著是个残章,浦沢直树可以发挥他那天马行空的编剧能力。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画风幼稚剧情直线的《地上最大机器人》,会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跟看《Pluto》的感觉相比就是,在看一本历史教材和一本历史小说;有这样的比较,一张最简单的白纸和黑暗的夜幕,它们虽然看上去虽然都是空空如也的,事实却包含了世界上最多的讯息和秘密;正如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是从接受这种最简单的事物开始的...反而让人觉得最简单的事物供人臆想的结果会更加的丰富,比如说《Pluto》就是浦沢直树对手塚治虫《地上最大机器人》的终极臆想。

【漫画简报】硬派天王



作者:全民灌肠  
       有一段时间,大概是上世纪7,80年代,日本有种社会派犯罪小说或者叫硬派小说十分流行,代表作家西村寿行,森村诚一,以及松本清张的小说都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作品。这种通俗小说的特点很鲜明:男主角一般都是意志坚强的硬汉,女主角要为爱坚贞不渝并且经常脱光衣服。情节通常是主角被卷入离奇的犯罪事件中,在万劫不复的时候小宇宙爆发,而作为反派的幕后黑手通常是政府级别的,比如CIA或者KGB。这种小说的流行大概是因为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以及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后来随着冷战结束以及日本对外关系趋于缓和,而且到了后来这类作品实在过于泛滥,它也就没有以前那么流行了。

【漫画批评】我看松本大洋

作者:CMJ



   近来松本大洋在国内被提及, 多是因为一部叫<恶童>的三流动画,这部改编自松本大洋同名漫画的动画电影实在不敢恭维,在本人看来,任何再创作例如改编作品,改编者本人的主观理解和独立意识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如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寺田克也的《大猿王》),没有个人烙印的改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编,过于被动地一味还原原作光这一点已让<恶童>落于下层,再加上导演在影片的节奏和情绪的把握上有重大缺陷,所以我不认为那是一部令人钦佩的动画。相比之下,作为独立漫画家的松本大洋本人以及他的漫画作品被提及和关注的价值要大得多。
下面我们可以简单聊聊他的代表作《乒乓》:

【深度研究】20世纪少年解析

作者:全民灌肠

灌肠按:这是我在08年写的文章,当时我发现很多人看完20世纪少年,习惯性的说这部作品烂尾,我真的不这么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说他烂尾我想应该是有些人没看明白结局到底在说什么,因为浦泽先生真的是把悬念留到了最后,他没有也没必要告诉读者为什么朋友是胜保,那无疑等于把故事按照正常时间顺序再讲一遍,这不是作者的责任,这是读者应该做的事,所以作为读者我想应该写篇文章解读一下。

开场白

中国大陆的漫画读者不在少数,但评论却少的可怜
为什么到处都是影评乐评却鲜有漫评?
漫画不值得一评么?
漫画究竟是什么呢?
是浅薄幼稚读本?还是年轻人逃避现实的安慰药剂?
是教人不务正业的文化垃圾,亦或是打发时间的娱乐消遣?
我猜这大概都是不看漫画之人的一些看法吧,那些人并不知道漫画的好,你还指望他们能说些什么呢?
那么,热爱漫画的人儿啊,漫画对你们来说究竟是什么?